很多军事爱好者觉得欧洲骑士的西方相盔甲要比中国的强。在很多西方电影中 ,骑士强骑士冲锋时浑身被铠甲包裹,铠甲除了两个眼睛,比中甚至战马也有很好的西方相披甲 。但很多国内的骑士强影视剧,骑兵盔甲相当简陋,铠甲胳膊腿脖子和脸都漏在外面。比中这确实会给人一种西方骑士都是西方相精锐,中国将士防护简陋的骑士强感觉。
然而 ,铠甲历史上的比中真是情况往往很复杂。七八世纪 ,西方相阿拉伯人大爆发时,骑士强欧洲人不是铠甲对手,但阿拉伯军队面对唐军时并没有多少胜算 。而游牧骑兵,尤其蒙古人面对欧洲骑士时 ,往往又是摧枯拉朽。在西方的博物馆总能看到一个金属制作的盔甲模型,看起来西方骑士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,但此类盔甲在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 ,才在西方比较普遍。西方第一个大帝国是罗马帝国,但西方很少能出土罗马帝国时期的盔甲 。因为在罗马帝国时代,盔甲并不普及 。当时的欧洲还是青铜武器遍地 ,中国从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了。罗马帝国覆灭之后,中世纪中早期 ,西方的骑士也主要以锁子甲为主,影视作品里的板甲在欧洲很少出现 。这与当时欧洲的生产力有直接关系。可以试想一下,一帮蛮族毁灭了比自己文明更加先进的罗马帝国,科技水平出现了大倒退 。
欧洲中世纪更常见的锁子甲欧洲骑士阶层大规模出现要到8世纪 ,也就是阿拉伯帝国与唐王朝并立的时期 。这一时期骑士最多的就是耕地面积最广的法国。法国一名骑士要备齐自己的装备需要相当的费用 ,最便宜的就是自己的盾和枪 ,需要两枚金币。盔甲相当昂贵为12枚金币 。再有护臂护腿和头盔等物品,一个骑士准备这些装备需要25枚金币 。当时两枚金币就可以买一头牛,一个骑士的装备对于普通欧洲农民简直不可想象 。而骑士之所以能买得起如此昂贵的装备与他们的阶层有直接关系 ,每个骑士都是一个地主,手里都握有一定的土地。
骑士盔甲更要说明的是 ,中世纪欧洲并不是影视中经常看到的板甲而是锁子甲 。板甲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,直到16世纪欧洲才普遍使用,在此之前欧洲骑士使用的多为锁子甲。锁子甲相比于当时中国使用的铁扎甲就没有多少胜算了。锁子甲并不适合单独使用,只适合做内衬 ,因为这种铠甲既不防刺穿也不防钝器,这也是西方骑士用长矛冲锋的原因。当时的中国生产能力要高很多,西方的骑士与中国的府兵制都是自备武器作战。但我们光从规模上来看,府兵制就要比骑士大多了。当时的府兵想要去战场必须准备扎甲,这种装备价格相当接地气 ,一般六户就可以供应一个府兵,到了隋唐时期三户就可以供应一个府兵的后勤。这个生产能力不是欧洲可以比的。也正是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让隋唐时期的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,到了唐高宗时期版图更是达到了极盛 。之后府兵制的没落与生产力没有太大关系 ,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,唐玄宗的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。
唐骑兵宋代虽然在军事上不强 ,但在生产力相当发达,铠甲更是相当便宜。南宋初年一套全装备骑兵只需要四十贯钱 ,这还是包括护臂护腿头盔护甲全部都算上的价格 。南宋一头牛是十贯钱,这与同时期欧洲骑士的造价比起来相当便宜 。这还只是缺少骑兵的南宋军队 ,当时的金西夏更是强大不少,比如当时金军的铁浮图的护具已经远超西方骑士的锁子甲